我是一个在东北小城长大的孩子,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是主要战场之一,城市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牡丹江市的博物馆里有许多正在了解红色文化的小朋友,一代一代的牡丹江人在不断学习、传承红色文化。起初来到新疆来到克拉玛依是为了自由,但是随着我对克拉玛依了解的加深,我发现最初建设新疆是十分辛苦的,逐渐地了解新疆的红色文化,慢慢地开始对新疆、对克拉玛依肃然起敬。这一片土地是我们的先辈一点一点为我们打拼出来的、建设出来的,先辈们用自己的青春为我们建设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那为什么我不呢?一颗在新疆、在克拉玛依扎根的种子在我心里悄悄发芽。
初入大学校园,发现校园里面有不一样面孔的学生,那是我们维吾尔族同胞。他们阳光,网球场上是他们运动的身影。他们热情,初入校园时,因为校园太大我经常迷路,他们会为我指路。他们善良,我的学生卡掉了,一位维吾尔族同学追了好远只为将丢失的卡片还给我,他会因为我的一句谢谢而绽放笑容。他们温暖了来到陌生城市、进入大学校园的我,抹去了我内心的胆怯、害怕。“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团聚在一起”,渐渐地促进民族融合的种子也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同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要将青春绽放在新疆。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这也让我坚定了留在新疆、建设新疆的想法。“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哪怕前面有万般艰难险阻,我也要勇往直前,肩负起时代赋予新一代青年人的使命,留在需要新鲜血液的新疆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新疆、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我眼里最扣动心弦的一句话就是“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新疆需要发展,克拉玛依需要发展,需要新鲜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这里等着我去传承、建设、发展,为之奉献青春。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1号井喷出工业油气流,点燃了新中国石油勘探的希望之火!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石油的名字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响遍全国。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一代代克拉玛依人的建设下,清流浸润克拉玛依、戈壁滩上泛出更多绿色,呈现出勃勃生机,我想留在新疆,在新疆工作,扎根新疆,留在克拉玛依这一座城市,用青春建设克拉玛依,让我刻在基因里的红色精神与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相融合,我有无尽的热情、青春的活力,将我我所学的文化知识落实到实际,思想上的动力将指引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充满热情。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运用自己所储备的知识文化,努力工作,认真工作,传承、建设、发展新疆。
入职以来,作为公司的新员工经过入场教育后与公司第三党支部先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前辈们用更生动地为我们展示、讲解了党史,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廉政二字。随后又一同去参观云计算产业园,见证了克拉玛依的科技发展的历程,感受了克拉玛依影视渲染的超群实力。党员们在一号井前庄严承诺,让我深受震撼。最后参观了绿成乳业的生产,这是一次新奇而有意义的体验,给予了我们青年人从源头上认识事物的一个机会,这次参观让我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盒奶,竟然有这么多机器参与、需要经过这么多程序,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此次参观培训对我未来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我需要储备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做公司发展的助推器。公司党支部是多层次、多角度发展的队伍,是团结友爱的队伍,是一直在聆听同志声音的队伍。前辈们对生活充满热爱,整个集体充满爱的氛围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要向党组织靠拢,跟着党走,跟着国家政策的指引,燃烧自己的青春,站好在祖国边疆的“岗”!
点击量:554